在端午假期,國內一起鐵路交通事故牽動億萬國人的心:
貴陽北至廣州南的D2809次旅客列車行駛在貴廣線榕江站進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時,撞上突發溜坍侵入線路的泥石流,導致7號、8號車發生脫線。
動車司機發現線路異常后,在5秒內采取了緊急制動措施,列車滑行900多米后,最終低速進入榕江站。而由于車頭撞向站臺,損毀嚴重。動車司機因此不幸殉職,令人痛惜。
D2809車頭撞向站臺
釀成這起事故有多個輔助因素:車速、暴雨天氣以及汛期引發的泥石流等。
而鐵路汛期隱患已是各地交通運輸廳的重點關注問題,因汛期引發的邊坡塌方,一旦泥石流侵入鐵軌,勢必造成列車運行的不安全。
事后人員處理鐵路上的泥石流
一般情況下,鐵路軌道安全檢查員會定期檢查軌道的安全,一旦發現泥石流等情況,就會上報,安排人手組織搶修,鐵路調控系統也會安排列車停運或者延遲發車等,避免事故的發生。
而此次汛期次生災害事發突然,鐵路軌道安全檢查員并無法及時關注到這個意外情況。
據悉,D2809次列車在經過遇事隧道口的前一、二十分鐘,早有一輛列車安全通過??梢员砻?,泥石流的塌方是在這段短時間間隔內發生的。
前通過列車和D2809列車的監控畫面
另外,由于隧道外的光線較強而內部較暗,人看到的隧道洞口最初是一個白亮的洞,看不清楚隧道外其他的東西,會出現短暫的眼盲。
這稱之為“白洞效應”
“白洞效應”
對于隧道口突然塌方的泥石流,動車司機很難用肉眼進行預判。
動車撞上泥石流已是事實。
動車司機在危險面前,撂下生命最后一閘,保障了車上旅客的安全,成為永垂不朽的平民英雄,也成為事實。
但是,我們必須反思,反思如何去預防今后鐵路行車事故的發生。杜絕平凡生命的隕落。
此次事故給予我們的警鐘是:
意外的發生總是源于無數的巧合。
鐵路軌道安全檢查員對于鐵路意外狀況的監控也無法做到秒級的響應速度。
此時,智能科技在軌道安全的監測和預防應用顯得十分有必要。
而相比于攝像頭和人員監控,激光雷達能感知更細微的環境變化,提供更精細的數據,實現更快速的響應。
激光雷達的高精三維點云效果
放眼當下鐵路安全防護的需求,鐳神智能自研了軌道交通異物侵限智能監測系統,可提供定點式方案和車載式方案,兩種方案皆以激光雷達作為探測傳感器,進行三維感知。
定點式方案及車載式方案視頻
此次鐵路交通事故是因汛期突發的泥石流塌方引起,而對于這種多地多點的汛期災害隱患,激光雷達的定點路測,能提前發現山體的滑坡趨勢以及軌道侵限動態,更適合預防地質或次生災害引發的軌道安全隱患。
這種路段具有突發性、無規律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點。
2025-03-17 09:45
2025-03-17 09:33
2025-03-17 09:32
2025-03-17 09:30
2025-03-17 08:47
2025-03-17 08:44
2025-03-17 08:41
2025-03-17 08:41
2025-03-17 08:35
2025-03-16 08:35